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好!
隆隆春意融化了冬季的寒冷,万象更新孕育着新年的期望。在千万英雄的最美逆行下,我们迎来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2021年春季开学季。今天,当我们能平安返回校园、畅游知识的海洋时,我们要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点赞,要为伟大的祖国点赞,要为英雄的中国人民点赞。
村上春树在他的随笔集《兰格汉斯岛的午后》触及了我非常喜欢的一个词语--小确幸:那种微小而确实的幸福与满足。而我,正想和同学们交流的话题是“大环境下的小确幸”。
2020年着实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。这一年被美国《时代周刊》评为“最糟糕的一年”。“新冠病毒”几个字犹如悬顶之剑,悬挂在整个人类的头顶。2020,不止有疫情、口罩、隔离、网课,还有非洲蝗灾、澳大利亚丛林火灾、突破98年极值的中国南方洪灾……这一年,全球经济被重创甚于世界大战,多国政局动荡堪称风雨飘摇。一切的一切无一不在诉说着这一年的艰辛历程,这一年,我们真正理解了什么是“百年未有之大变局”。
鲁希叶·阿巴尼在《生活之良方》一书中说到:我们必须承认伟大在被迫中产生,钻石在熔岩中形成,人类最美的灵魂之花常常是由泪水浇灌。我们不能从生命的伤心之处逃离,不管它们多么地锐利,我们都必须去经历。在这场席卷全球的灾难中,我们各个领域、各个层面的优秀同志不约而同以生命赴使命、敢担当善作为的爱国情怀,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,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,让我们看到了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。我们有多少次泪目,多少声加油,这一年在中国,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——希望!
习近平主席言:“平凡铸就伟大,英雄来自人民。每个人都了不起!”正是“了不起”的每个人,让我们的国家在不确定的大环境中拥有了自信的确定。2020年“十三五”圆满收官、“十四五”全面擘画、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万亿元;2020年我们用“热干面”标记城市重生的温度;我们用“5G”标记商用通信的速度;我们用科技标记喜马拉雅的高度、地球到月球的长度;我们走向太空,北斗导航卫星成功组网、“天问一号”一飞冲天、“嫦娥五号”月球“载土而归”;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,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,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。
正是因为有了国家自信的确定,才有了今天我们每一个人的小确幸。我们可以走出家门,呼吸新鲜的空气,可以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,可以和好朋友约干饭。我亦可以安静的备课、讲课,与大家交流谈心……这些,都是让人愉悦的小确幸。
在国外疫情仍得不到有效控制的大环境下,我们仍然能安然有序的开学复课,为什么我们能够拥有这些小确幸?这份信心从何而来?
我们不得感叹,它源自我们祖国的强大!当疫情主要发生在国内的时候,国家领导人果断决策,封城封村;当医疗资源匮乏,救治场地不够的时候,人民军队主导,“雷神山”,“火神山”迅速“拔地而起”,国家的这种决断、这种魄力、这种尊重人权,我们应该为之动容,为生活在伟大的中国而自豪,为生为一名中国公民而骄傲。
我们今天的小确幸也离不开学校里的每一位领导的努力,他们统筹考虑学校的各项工作,让学校有序运转;离不开每一位班主任的奉献,他们用陪伴向亲爱的同学们表达了最深情的告白;离不开每一位忠于教育、关爱大家的老师们的辛苦付出;离不开每一位后勤人员的坚守;离不开我们父母的辛勤工作为我们创造的良好学习条件;当然,我们能够拥有小确幸,更离不开我们每一位同学生的青春执着,比如凌晨五点多的起床跑操。
我们都是奔跑的一中人,都在为自己的小确幸而努力地奔跑着。“小确幸”来之不易,当我们按下重启,再次出发时,我们对待生命、对待自己、对待家人、以及看待整个世界的眼光是否都不一样了呢?在时代的大风大浪里,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冲浪者。我们每位同学都需要有一种“掌控感”,不仅能掌控时间,掌控学习,掌控身体,而且能更好地掌控自我的内心独白。告诉自己这不是分数,却是比分数更可靠的生命阅历和人生收获。遇见它,谁说不是我们在从懵懂逐渐走向成熟过程中的“小确幸”呢?
“青年强则国强,青年兴则民族兴”,同学们,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。百年征程波澜壮阔,百年初心历久弥坚。作为新时代的一中学子心中当有三种情、三份爱:三种情分别是胸怀天下、敢于担当的家国情,心存感恩、尊敬师长的感恩情,不惧挑战意气风发的壮志豪情;三种爱分别是对祖国母亲的挚爱,对自己身心的珍爱,对日常学习的热爱。
同学们,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,都有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想。那么,就让我们全体一中人牢记习总书记的叮嘱:“将个人理想前途与祖国命运紧紧相连。”让我们在逐梦之行中始终传承红色基因,用青春和汗水抒写家国情怀,抒写满意的明天!